摘自网络
翁姓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200位。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77位。
翁姓溯源
一、源于姒姓,出自上古夏朝贵族翁难乙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启为夏朝君王时期,有个贵族叫翁难乙,相传为翁氏最古老的祖先。
二、源于姬姓,出自西周昭王的庶子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相传,周昭王姬瑕的庶幼子生下时双手紧握,别人怎么都掰不开,惟独周昭王去掰,应手而开。只见婴儿左手手纹象个“公”字,右手手纹象个“羽”字,合起来成个 “翁”字,周昭王即赐姓翁,取名弘,成为翁氏始祖。翁弘始居梁原城,后封任楚国左丞,死后谥号为端明王,墓葬梁原城五里,坟前华表、石犀、石象、石虎、石豹、石鹿等七十二件排列墓前两旁。梁原城在今甘肃灵台梁原镇,梁原离古时周朝初期活动区域周原、岐山及后耒建都的镐、宗周、丰不远,但因距今三千年了。
翁氏始于公元前1052~前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执政时期。周昭王是周武王即发的曾孙,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庶子。如此一来,翁氏的来龙去脉,是更加一目了然。
翁氏后人多尊翁弘为翁氏的得姓始祖。
三、源于姬姓,出自周昭王庶子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据史料及《元和姓纂》的记载,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(今浙江定海,一说广东翁源),另外在史籍《姓氏考略》中也记载:“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,因以为氏,望出钱塘。”
该支周昭王庶子的后裔子孙,便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,称翁氏,世代相袭至今。
四、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⑴.蒙古族翁吴特氏,亦称翁果特氏、威古特氏,世居巴林(今黑龙江伯力、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)、叶赫(今吉林叶赫河、伊通河、伊丹河、东辽河流域)、察哈尔(今河北张家口一带,包括河北、内蒙乌兰察布盟、锡林郭勒盟一部、山西部分地区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igut Hala。所冠汉姓即为翁氏。
6⑵.蒙古族翁郭里氏,世居宁衮郭罗(今辽宁南部、葫芦岛一带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gori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⑶.蒙古族翁果特氏,亦称翁吴特氏,世居翁科(今甘肃张掖永固镇一带)、叶赫(今吉林省叶赫河、伊通河、伊丹河、东辽河流域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got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⑷.蒙古族翁吉特氏,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翁吉歹氏,世居巴林(今黑龙江伯力、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git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⑸.蒙古族翁科特氏,世居锡喇穆楞(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、吉林西部一带)、乌鲁特(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ket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⑹.蒙古族翁尼特氏,亦称倭依特氏,世居察哈尔(今河北张家口一带,包括河北、内蒙乌兰察布盟、锡林郭勒盟一部、山西部分地区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nit Hala,后多冠汉姓为翁氏、鄂氏、吴氏等。
⑺.蒙古族翁舍占氏,世居克什克腾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sejan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⑻.蒙古族翁集尔金氏,世居扎鲁特(今内蒙古扎鲁特旗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gilgin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⑼.蒙古族翁牛特氏,源出扎萨克蒙古翁牛特部,以部为氏,世居喀喇沁(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Wengnot Hala,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翁氏者。
五、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⑴.满族萨克达氏,源出女真巴雅拉氏族,后以地为氏,满语为Sakda Hala,汉义“苍老”,世居宁古塔(今黑龙江宁安)、阿扈河(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)、叶赫(今吉林叶赫河、伊通河、伊丹河、东辽河流域)、萨克达(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)、赫图阿拉(今辽宁新宾永陵镇)、那木都鲁(今俄罗斯滨海地区)、德里倭赫(今辽宁抚顺浑河畔)、黑龙江流域等地,所冠汉姓为多为翁氏、苍氏、仓氏、麻氏、骆氏、李氏、祖氏、高氏、海氏、萨氏、里氏、陈氏、罗氏、老氏、英氏、印氏、巴氏、色氏、臧氏、礼氏、佟氏、陀氏等。
⑵.满族翁尼哩氏,满语为Wengniri Hala,世居乌喇(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、拉发河流域、双阳县境),后多冠汉姓为翁氏。
⑶.满族翁钮啰氏,满语为Wengniolo Hala,世居叶赫(今吉林叶赫河、伊通河、伊丹河、东辽河流域)、大凌河(今辽宁锦县),后多冠汉姓为翁氏、钮氏。
得姓始祖
翁难乙、翁弘。
迁徙分布(聚集地)
翁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九位,人口约一百万九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63%左右。
翁氏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,大约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昭王时代。例如,翁伯是一位名登《史记·货殖传》的名人,以贩脂而富倾县邑的大富豪;唐僖宗时的翁洮,更是皇帝嘉慕不已的一代高士,以一首《枯木诗》谢绝朝廷的征召,千百年来传为佳话。目前中国北方的翁氏虽不多见,但在南方,特别是闽、粤,台湾一带却是名门大姓。
翁氏家族古自世传的郡望”钱塘”看来,很可能就在今浙江省定海县以东三十里的翁洲这个地方,唐朝时曾经设置过翁山县,所以迄今亦名翁山。而另外根据上述“翁山王来历序”一文中所提及的“其地属监官郡”,浙江省的海宁县一带,过去也曾经有一度以监官为地名,因此,翁氏很可能便发祥于此,成长茁壮于此,所以长时以来才以“钱塘”为整个家族的共同标帜,世世代代相承相袭。钱塘,就是现在浙江省的杭州,是浙江省的省会所在地。这个地方之以钱塘为地名,是早自先秦时期便已经开始的,该地与翁氏家族的实际渊源。
福建省武夷山市吴屯乡的一支翁氏,是在南唐时期,有个叫翁巨隅的人任京兆荣王府咨议参军。朝中朱全忠起兵发难,逼迫唐哀帝禅位。翁巨隅不愿意随波逐流,于是弃官避祸从西安迁到福建。翁氏入闽后,先投奔到福清县担任知县的叔父家,而后又几经辗转,来到今天武夷山市的吴屯乡定居,被后人尊为翁氏迁入武夷山的始祖。
台湾省翁氏家族的世系,最是脉络分明,有条不紊了——他们是三千年前周朝王室的姬姓苗裔,当然更是最为正统的黄帝子孙。台湾省的安溪派翁氏家族,顾名思义,他们的祖籍,就是福建的安溪。目前,这一派派繁衍在全省各地的子孙,尽管已经成千上万,但根据本省《翁氏族谱》的记载,他们都共奉当年开基于安溪县科榜乡的翁治斋为一世祖。这位翁治斋,便是翁氏得姓始祖姬溢的第七十六世苗裔,黄帝轩辕氏的第九十九代裔孙。而这一代的翁氏省籍人士,大多是翁治斋的第二十代或二十一代后裔,依此推算,则他们当然是黄帝的第一百一十九代或一百二十代的子孙了。
郡望
临川郡: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,其时辖地在今天江西省南城县及抚州市一带。西晋时期移治到今江西省抚州市西部一带地区。
监官郡:治所在今浙江省海宁县一带。
钱塘郡: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,治所在灵隐山麓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。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(丁未,公元587年)改置钱溏郡。隋朝开皇九年(己酉,公元589年)废钱溏郡置为杭州,移治到钱唐(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,浙江省杭州市)。唐朝时期将“溏”改加“土”偏傍为钱塘。民国时期,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。
六桂县:隋朝时期治所在闽县(今福建福州),唐朝时期治所在晋江(今福建泉州)。
堂号
临川堂:以望立堂。
监官堂:以望立堂。
钱塘堂:以望立堂。
六桂堂:以望立堂。“六桂堂”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堂号,指的是南方闽粤一带的洪、江、翁、方、龚、汪等六个姓氏。根据历来文献的记载,南方的这六个家族,虽然所顶的姓氏完全不同,但实际上却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,所以才会共用“六桂堂”堂名。千百年来在这个名堂之下,亲爱精诚,不分彼此。“六桂堂”是出现于距今大约一千年以前的宋朝初年,而且追本溯源,统统都是翁家的子弟。翁氏的来源,提起来光彩无比,因为他们的源流,可以源源本本地追溯到三千多年的圣君周文王,是最值得自傲的黄帝姬姓子孙。
资善堂:宋朝时期,翁甫讲学于资善堂,声名广被朝野。
赐鱼堂:唐朝时期,翁洮曾为员外郎;后隐居,被召而不出,作《枯鱼诗》作答,当时的皇帝阅诗后知其心志,就索性赏赐他很多曲江鱼。
此外,还有:敦本堂、始平堂、明德堂、大有堂、伦叙堂、四勿堂、永思堂、统宗堂。
历史名人
翁 洮:(生卒年待考),字子平;睦州人(今浙江建德)。著名唐朝诗人。唐光启三年登进士第,曾官主客员外郎。后辞官归隐,征召不起。翁洮与著名诗人方干友善,有诗唱和。今存诗十三首。
翁承赞:(公元859~932年待考),字文尧,一作文饶,晚年号狭鸥翁,又号螺江钓翁;福唐县文秀乡光贤里人(今福建福清新厝镇漆林村)。著名唐朝大臣。唐干宁年间(公元894~898年)进士。五代后梁时官至左散骑常侍、御史大夫。曾咏梅花诗:“忆德当年随计吏,马蹄终日为君忙。”翁承赞祖籍京兆(今陕西西安),曾祖翁轩于唐元和年间(公元806~820年)入闽为官,定居潭州。其祖父翁何迁莆田,又迁福唐县。父巨源,曾任恭王府咨议参军。朱全忠提升翁承赞为御史大夫,加左散骑常侍.但他看到朱全忠日渐骄悠凶悍,难与为治,而王审知却能励精图治,有贤明之称,便不再留恋中朝,毅然辞官返里。翁承赞回闽,王审知即拜他为同平章事,报居相位,后又晋爵晋国公,并将他的出生地乡名改为“文秀”,里名改为“光贤”,以示荣宠。他在为相期中,对于审知整伤吏治,发展经济等里要措施,都起了襄助的作用。他建议在福州也设立供庶人入学的“四门学气“以教闽士之秀者”,在各府县广设岸序,做到府有府学,县有县学,乡村有私塾,海隅闭塞之民智为之一开。后唐同光二年(公元924年),王审知逝世,翁承赞为其写墓志铭。翁承赞晚年辞官归隐建安(今福建建殴)。同一些僧道交游,过着“予家药厢分明在,好把仙方次第传”的生活。后唐长兴三年(公元932年)去世,终年七十四岁,安葬在建安新丰乡,追谧“忠献”。翁承赞工诗,与同时的黄滔、徐宜齐名。著有《谏议昼锦宏词》前后集,世久傲铁。现传世的仅有《昼偏堂诗集》计四十八首,收入《全唐诗》的有三十七首。
翁 肃:(生卒年待考),字彦恭;崇安人。著名宋朝大臣。官至朝散大夫,与翁彦约、翁彦深、翁彦国三兄弟及翁延庆、翁蒙之同姓同乡同朝,皆居高官,时称六桂同芳。
翁仲同:(生卒年待考),字济可;崇安人。著名宋朝知县。作官时,自己花钱买地,建造学堂,供百姓的子弟学习。深得民心。
翁 卷:(生卒年待考),字续古,一字灵舒;乐清人(今浙江)。著名南宋诗人。曾领乡荐,终身不仕。工诗,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,以诗游士大夫间,尝与张弋、赵汝鐩、葛天民、孙惟信、戴复古、刘克庄等人唱酬,行迹及今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叶适序其诗,称为“自吐性情,靡所依傍”,“变化秀逸则过唐,守格遣辞不失唐”。刘克庄《赠翁卷》诗云:“非止擅唐风,尤于选体工。有时千载事,只在一联中。”张端义《贵耳集》赞其数联,如“梅花分地落,井气隔帘生”(《晓对》),“千年流不尽,六月地长寒”(《瀑布》),“移花连旧土,买石带新苔”(《吾庐》)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所取“大抵尖新刻画之词,盖一时风气所趋,四灵如出一手”(卷一六二)。其诗宗贾岛、姚合,用思虽苦而不乏秀气,与江西派诗风迥别,代表作如《幽居》、《梦回》、《野望》、《哭徐山民》、《乡村四月》、《闽中秋思》等,以“闲雅”、“瘦而有精神”颇受称许。著有《苇碧轩集》。
翁世资:(生卒年待考),莆田人(今属福建)。著名明朝大臣。明正统七年(公元1442年)进士。历户部郎中。明天顺元年(公元1457年)任工部右侍郎。建议减少苏、松、杭、嘉、湖增织彩币,下诏狱,贬为衡州知府。明成化中期,历任江西左布政使、户部尚书。曾建议征两广大军,就地买岭南米。巡抚山东时,曾开仓储以振流亡,并总督过仓场,明成化十九年(公元1483年),致仕。
翁正春:(公元1553~1626年),字兆震,号青阳;侯官人(今福建闽侯)。著名明朝大臣。明神宗万历二十年(公元1592年)壬辰科状元。当时的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,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的家中。晚饭后,在他们的闲谈中,翁正春即兴出上联:“宠宰宿寒家,穷窗寂寞。”叶向高见这上联中所用的全是宝盖头的字,先是一惊,接着沉思片刻,对出了下联:“客官寓宫宦,富室宽容。”次日,翁正春送宰相叶向高上路,在路过一池塘时,叶向高说:翁公昨夜讲“穷窗寂寞”,我看未必。你看:“七鸭浮塘,数数数三双一只。”翁正春没有想到自己在此时被宰相将了一军,于是寻视池塘,当即应道:“尺鱼跃水,量量量九寸十分。”说完,二人相视而笑。
翁心存:(公元1791~1862年),字二铭,号邃庵;江苏常熟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、“翁氏藏书”始祖。他早年家境贫寒,来到当地的一些藏书楼校勘书籍。好学的他却借藏家之书苦读,才学渐长,对版本、校勘、鉴赏等都很精通。翁心存后来做到工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体仁阁大学士。清同治年间,翁心存入值弘德殿,授读同治帝。他的显赫地位、过人才学,为其藏书提供了很大方便。清道光年间,社会动荡,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,翁心存乘机出价收之藏之。翁心存有三子,即翁同书、翁同爵、翁同龢。翁心存逝世后,藏书多传给长子翁同书。长兄如父,翁同书长幼弟翁同龢二十岁,两人关系甚密,翁同书逝世前,将全部藏书都传给了翁同龢。
翁同书:(公元1810~1865年),字祖庚,翁心存之长子;江苏常熟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清道光二十年(公元1840年)进士,授了翰林院编修,曾任贵州学政,詹事府任少詹事。公元1853年之后被派往扬州,在騏善军中供职。不久,他从太平军手中收复江苏、安徽两省的一些城市,因而立功扬名,1858年授安徽巡抚,驻节泰州。公元1860年,他和地方乡绅与悍将苗沛霖发生争执,苗沛霖领兵包围寿州。此事平息之后,翁同书被召至北京(公元1861年),曾国藩参劾他处置不善,下狱候斩。第二年,翁同书减罪流放伊犁。公元1864年,翁同书奉命服军役,赴陕西围剿回民起义军,第二年获胜,得赏四品衔。公元1865年12月14日,翁同书因患痢疾病逝,谥号“文勤”,公元1866年初追复生前官爵。
翁同爵:(公元1814~1877年),字玉甫,翁心存之次子;江苏常熟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以父荫授官。在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任上去世,著有《皇朝兵制考略》。
翁方纲:(公元1733~1818年),字正三,号覃溪,晚号苏斋;直隶大兴人(今北京)。著名清朝诗人。清乾隆十七年(公元1752年)进士,曾主持江西、湖北、江南、顺天乡试,又曾督广东、江西、山东学政,官至内阁学士。他精于考据、金石、书法之学,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。翁方纲论诗的著作有《石洲诗话》,但他的基本见解则见于专篇论文中。他的肌理说,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,为复古主义诗论重振旗鼓,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。他倡言“肌理”,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以儒学经籍为基础的“义理”和学问,一是词章的“文理”。这是当时统治者提倡经学和考据学在文学上的反映。在诗法上,翁方纲主张求儒复古。他的复古不是尊唐,而是崇宋,特别推崇江西诗派的黄庭坚,强调诗歌的考证作用和史学价值,把诗与经术、史料混为一谈,模糊了文学的特征。翁方纲作诗共两千八百余首。其中一类是学问诗,把经史、金石的考据勘研写进诗中,写来佶屈鑨聱牙,毫无诗味,另一类记述作者的生活行踪、世态见闻,或写山水景物,大半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。著有《复初斋文集》三十五卷,集外文四卷,《复初斋诗集》四十二卷等。
翁增源:(生卒年待考),字仲渊,翁同书的长子;江苏常熟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清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中状元,登进士榜首,因而得授翰林院修撰。从翁心存至翁斌孙,翁门四代入翰林,其中翁同龢、翁曾源二人得中状元。翁增源初点新科状元之时,他奉旨宣召入宫。慈禧一见这位新科状元仪表优美,举止端庄大度而又不失文雅,谈吐更是滔滔不绝。慈禧十分高兴,她询问了翁增源的家学与治国方略,并询问了同治皇上的师傅翁心存的身体状况,翁增源都侃侃而答。突然,慈禧话题一转,说李商隐曾有诗句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但此句并不甚妥,若改为“灵犀一点有心通”,可能更胜原句之意,只是上句思考再三而改不成对。人说新科状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,便要翁增源给她对出上句。哪知翁增源听罢,浑身打颤,冷汗直流,无言以对。慈禧见状哈哈大笑,这才让翁增源好好回去思考,何时想出对句,立即入宫答对。哪知翁增源第二天就上一份奏折称病辞官,归还江苏老家去了。慈禧再三挽留终也无济,只得准奏,虽然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,但慈禧偶而还想起这件半开玩笑的小事。
翁斌孙:(生卒年待考),字弢甫,号人豪。著名清朝大臣。清光绪三年(公元1877年)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。
翁运栋:(生卒年待考),著名清朝孝子。进士,因为父亲去广东后失踪,他找遍千山万水,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尸体,将其运回家安葬,被认为是大孝子。
翁广平:(公元1760~1842年),字海琛,号海村,又号莺脰渔翁;江苏吴江平望镇人。著名清朝学者、书画家。七岁即通四声,却困于童子试,四十七岁始补府学生。清道光元年(公元1821年)举孝廉方正。翁广平博学嗜古,工诗文,擅书画。曾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史《吾妻镜》一书,又搜求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史数十种,对《吾妻镜》加以补充、订正,撰世系表十卷,地理、风土、食货、职官、艺文、兵事二十卷,名《吾妻镜补》。他还著有《听莺居文钞》、《平望志》等。
翁大年:(公元1760~1842年),初名鸿,字叔钧,又字叔均,号陶斋;江苏吴江人。著名清朝金石学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、考古学家。翁大年精考证,篆刻取法秦汉,结体工致妥贴。侧款作小楷,颇有韵致。著有《古官印志》八卷、《古兵符考》八卷、《泥封考》二卷、《陶斋金石考》二卷、《瞿氏印考辨证》一卷、《旧馆坛碑考》二卷、《陶斋印谱》二卷。
翁同龢:(公元1830~1904年),字声甫,号叔平,晚年改号松禅,翁心存之幼子;祖籍江苏常熟,出生于北京。著名清朝大臣。
翁同龢出生于北京城内石驸马街罗圈胡同。翁家世居苏州府常熟县(今江苏常熟)。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,字二铭,号邃重,清道光年间进士。翁同龢曾任礼部、户部、工部尚书、翰林院掌院学士、体仁阁大学士,充任上书房总师傅,授读恭亲王、谆郡王、惠郡王、锺郡王。晚年曾任同治皇帝师傅,是清朝道光、咸丰两朝的重臣。
翁独健:(公元1906~1986年),福建福清人。著名现代学者、教育家。著名的北京大学所在地燕园曾经有一幅流传甚广的对联:“只眼观天下,独脚跳龙门”,这幅下联中所说的,便是翁独健。他曾先后受聘为《中国历史小丛书》编委,《民族问题五种丛书》编委会副文任,《中国大百科全书–民族》卷编委、民族史主编,《中国历史大辞典》民族史分卷主编,国家大地图集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编委会副主任委员,《辞海》民族分册编委,“六五”计划重点科研项目《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》主编等职。他主持校点了近二百七十万字的《元史》,校勘出讹误千余条,使之成为迄今最好的版本。他还组织符拉基米尔佐夫《蒙古社会制度史》、拉拖特《史集》、志费尼《世界征服者史》以及《马可-波罗行记注释》等书的译校工作,并主持修订、撰写《蒙古族简史》,编辑了《全元诗》,成绩卓著,是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。
翁文灏:(公元1889~1971年),浙江浙东人。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、地质科学家、前民国“行政院长”。
翁祥初:(公元1908~1997年),福建上杭人。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。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、军区后勤部军事法庭副审判长,军区后勤部油料部政治委员,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,解放军第五十文化学校政治委员,北京军区文化学校政治委员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,二级独立自由勋章,一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翁 帆: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夫人,相差54岁。
港澳台
翁美玲:已故香港演员。
翁再生:世界杯棒球国手,台湾职棒球员。
翁丰堉:台湾职棒首位外岛出身选手。
翁嘉铭:笔名瘦菊子,知名台湾棒球名家。
翁 虹:香港演员。
翁杏兰:前无线电视演员,曾荣获1990年香港小姐竞选国际亲善小姐及最受佳丽欢迎奖。
翁立友:台湾知名台语歌手。
翁滋蔓:台湾知名少女艺人。
翁金珠:台湾文建会主委。
翁启惠:知名中研院院士。
翁倩玉:知名台湾旅日歌手,身兼演员。
翁俊明:翁倩玉祖父,同盟会成员,知名抗日志士。
翁炳荣:翁俊明儿子,台湾早期知名导演。
翁岳生:嘉义人,曾任“中华民国司法院”院长及司法院大法官。
翁重钧:台湾“立法委员”。
翁明显:中环集团总裁、台湾棋院文化基金会董事长、文化创意科技小组副召集人。
翁嘉麟:2008台湾麻将大赛赌王。
发表回复